中级综合每日一练
1.小欣在舞蹈课上,总是不断超越自己,挑战一个又一个的髙难度动作。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站在自己梦寐以求的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现自己的舞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体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的需要。
A. 自我实现
B. 归属与爱
C. 成长
D. 尊重
答案:A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2.下列说法中关于对需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生物性需要和动物的生物性需要没有什么不同
B. 需要可以看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C. 需要只对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
D. 人的需要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B
解析: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作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它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生产发展的制约。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其实现方式也受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制约。需要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小学五年级学生举办“我能、我行、我可以”的潜能激发小组。他设计和开展了系列竞赛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讲授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的方法,让学生相信自我、敢作敢为、勇于承担。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小王的服务主要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A. 生存
B. 成长
C. 关系
D. 安全
答案:B
解析:(1)生存(Existence)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要素而提供的手段。(2)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3)成长(Gmwth)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
4.3岁的乐乐活泼好动,但语言发展迟缓,只能说出“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语。社会工作者判断乐乐这种表现不符合儿童正常发育的普遍标准,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统计学标准
B. 个人主观体验
C. 行为适应性标准
D. 社会规范标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有:(1)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被视为是有偏差的行为。(3)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4)个体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
5.兰先生与妻子在南方工作,孩子出生后,夫妻俩希望兰先生的父母能从东北过来帮忙带孩子。经过沟通后,两位老人表示同意,并通过调整逐步融入了新的生活环境。根据上述情况,老人的做法体现了人类行为具有( )。
A. 适应性特点
B. 主观性特点
C. 多样性特点
D. 整合性特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行为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和整合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