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社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经验分享

中级综合经验分享——小组工作的模式

19143462249 2022-07-01 1233
经验分享

知识点一 社会目标模式 

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 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实施原则: 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 培养小组领袖,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 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知识点二 治疗模式 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对象是行为失范的人群或有特 定问题的人群。

(一)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小组:早期经验,潜意识 

阿德勒式小组:人是由社会因素驱动的 

心理剧:角色扮演 

行为治疗小组:社会技能、肯定训练、压力管理、自我指导行为改变小组等 

完型治疗小组:自我察觉 

(二)实施原则 

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实务技巧

建构性原则: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代替缺陷性关系网络 

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个别治疗和小组治疗

知识点三 互动模式 也称互惠模式,基于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小组模式,通过各种互动,促使 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及其效果

(一)理论假设 系统之间相互依赖 

小组是个人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的有效场所 

通过互动发掘自身潜能,增强他们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的信心、知识和能力

(二)实施原则 

小组工作员是协调者,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解 决问题

开放性的互动:促使组员之间开放,良性互动 

平等性的互动:强调组员的平等及个体独立性 

面对面的互动:密切的互动关系是动力

知识点四 发展模式 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一)理论假设

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焦点在于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重视组 员个人潜力的发掘与发挥

(二)实施原则 

积极参与原则:鼓励组员参与,分享

使能者原则:帮助组员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实现自我发展